Technical Articles

技术文章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小动物血气分析有哪些影响因素

小动物血气分析有哪些影响因素

更新时间:2025-10-21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35
  小动物血气分析面临独特的挑战,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潜在的误差来源。从前期的动物状态调整到后期的数据解读,都需要研究人员细致入微的关注和严谨的操作。
  以下是对小动物血气分析影响因素的相关介绍:
  一、采集前影响因素​
  动物状态与应激反应:小动物易因环境陌生、捕捉挣扎产生应激,导致儿茶酚胺释放,引起呼吸加快加深,使pH升高、PO₂上升、PCO₂下降;恐惧还可能造成短暂屏气,随后剧烈呼吸补偿,加剧指标波动。因此,需提前让动物适应环境,轻柔操作以减少应激。
  采样部位选择:常见部位包括股动脉、隐静脉等,不同部位血液成分受局部循环影响。如肢体末梢低温会导致血液中气体溶解度增加,造成PO₂假性降低。故应优先选择中心血管,并确保快速准确穿刺以避免组织液混入。
  抗凝剂与采血量:肝素钠为常用抗凝剂,但过量会稀释血液并影响离子浓度;小动物单次采血量有限,若采血量不足可能导致气泡进入注射器,引入外界氧气污染样本。推荐使用微量采血管,严格按比例配制肝素涂层空针。
  二、采集中影响因素​
  空气隔绝与混匀:接触空气会使氧分压虚高,二氧化碳逸出导致实际PCO₂低估。采血后需立即排尽气泡并密封针头,均匀混合血液与抗凝剂以防凝血块形成微观扰动区。
  温度控制:小动物体表面积/体积比大,体温易受环境影响。低温抑制酶活性延缓代谢产酸速率,同时提高气体溶解度;高温则加速细胞耗氧致乳酸堆积。建议边保温边操作,并在报告中标注实时体温。
  三、分析中影响因素​
  仪器适配性:人用血气分析仪直接用于小动物可能存在误差,因后者红细胞压积、血浆蛋白含量差异显著。需选用专用兽用试剂包或开启“野生动物模式”,部分设备允许自定义物种参数以提高准确性。
  质控标准执行:定期进行高低两个水平的质控测试至关重要,特别是跨物种检测时。漂洗液残留、电极老化等问题更易在非标准化流程中放大误差,每次测定前后均需严格执行管道冲洗程序。
  四、特殊考量事项​
  麻醉效应叠加:吸入麻醉药抑制呼吸中枢导致通气不足,联合镇静剂使用将进一步复杂酸碱平衡状态。解读结果时需结合麻醉记录综合判断基础疾病之外的医源性干扰。
  生理节律波动:实验啮齿类动物昼夜代谢率差异可达一定程度,傍晚活跃期血糖及乳酸水平自然升高。建立自身对照时应固定采样时段,长期监测最好覆盖完整生物周期。
021-51537683
欢迎您的咨询
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用心服务
502153910
关注微信
版权所有 © 2025 上海塔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  备案号:沪ICP备18011326号-4